谨慎研读学校招生要求
根据往年经验,香港地区高校招生有两种形式,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参加内地高考统招,属于本科提前录取批次,而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其他具有内地招生资格的港校实行独立招生。考生可以同时报考统招高校及独立招生的高校。报考统招高校,考生只需进行普通高考报名,一般不需办理其他手续;报考独立招生的高校,父母要帮助考生随时关注报名系统开放时间、所需提交材料细节、初选名单公布、面试安排等事宜。
除关注香港高校的一般要求外,父母尤其要替考生读透所报专业的特殊要求。香港城市大学对外联络事务经理卓燕介绍,香港城大对于英语成绩的基本要求为150分制的题目达到120分,但是学校法律学院要求考生成绩达到135分、人文社会科学院要求达到130分;创意媒体学院还要求考生提交相关作品,才会进行录取。这些高校不同专业的报考细节都是父母要特别为考生留意的。
由于香港各所学校录取时间相近,报考前父母要和孩子有所交流、谨慎报考,如果盲目报考,可能被先开始录取的学校提前录走,从而与心仪的学校、专业失之交臂。
充分准备孩子在港花费
就读香港的花费对于父母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学费及食宿费是在港学生的主要支出。根据香港城市大学的预估,在香港完成四年学业大概需要花费64万到68万港币。每年约16到17万港币,包括学费12万、生活费3到4万、住宿费1万。
根据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学生曹颖的经验,香港高校的学费根据院校和专业设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普通学科每年学费在8万港币到14万港币之间。校内住宿费一般是每年8千到1.2万港币,但是部分学校不能保证学生四年时间都能申请到学校宿舍。如果学生在校外租住,根据地段及房屋设施不同,单间价格会在每月3千到5千港币之间,较为偏僻的村屋租金大约每月1千5到2千5港币之间。再加上饮食、生活开销,学生每年花费大概18万港币左右。如果学生申请海外交换项目或海外课程,还要缴纳异国更为高昂的学费。
全面考虑孩子综合素质
不管是从文化方面还是从气候方面来看,香港地区都与内地有着较大差异,很多父母担心孩子无法很好地适应当地的生活。什么样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香港生活呢?
明确的赴港读书动机,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前往香港读书的内地学生大多数都有目标:或留在香港就业,或通过在香港就读实现出国读世界名校的梦想。如果没有明确动机,又遭遇很大压力,就可能出现社会上热议的退学情况。曹颖认为,内地生到港校就读后又退学只是个别案列,她身边从来没有人萌发过退学的想法。如果学生退学,可能是因为赴港动机不明确。
出众的语言能力可以帮助学生较快融入香港的学习和生活。香港高校大部分课程使用英文教学,要求学生在英语听力和口语方面能力出众。而且部分高校明确规定了报考学生英语所要达到的成绩。一些院系的某些专业还会使用粤语辅助教学,一旦学校申请规则中说明会使用辅助语言时,学生要能听得懂粤语才好,否则课下要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去理解课程内容。
能够包容别人的人,可以平和地接受两地生活方式上的差异的学生更易快速适应香港的学习生活。随着两地的交流越来越多,香港与内地文化上的差异越来越不明显。但是内地学生仍要尽快适应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比如晚上十点钟到凌晨两点钟是大部分内地学生的休息时间,但这恰是很多香港学生的晚间娱乐时间。曹颖说,如果你的室友凌晨两点多还在弹吉他,并不是他对你发泄不满,那只是他的生活习惯。
赴港学生要有健康的身体来适应气候的变化。香港地区总体气候不错,但冬季较为湿冷。一些北方学生初到香港会有一些身体上的不适,较为常见的病症为湿疹。所以内地学生赴港要注意锻炼身体,学习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才能抵抗潮湿造成的身体不适。